一、追偿权可以约定吗
在诸多合同关系中,追偿权往往被赋予了可设定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促成签订合同时,当事人有权通过事先的协商约定,一旦在特定情形出现时,由其中一方享有向另一方进行追偿的权利。举例来说,共同保证人之间便可以通过明确的协议,就承担保证责任之后的追偿比例以及相关条件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所达成的这种约定只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并远离违背公序良俗的范畴,即可被视为具有效力。
二、追偿权约定后在法律上有效吗
追偿权约定在符合法定条件时是有效的。首先,民事主体间就追偿权进行约定,属于意思自治范畴,只要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就是有效的。
比如在担保合同中,担保人在承担担保责任后,依据与债务人之间事先约定的追偿条款,可向债务人进行追偿,这种约定受法律保护。
然而,如果约定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可撤销情形,或者内容显失公平,受损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此外,若约定违反法律的效力性强

三、追偿权约定在法律上有哪些限制
追偿权约定在法律上存在多方面限制:
首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法律明确禁止的某些约定内容,像排除法定责任的追偿权约定可能无效。
其次,不能违背公序良俗。若约定的追偿权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基本道德准则,该约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再者,在格式条款情形下,提供格式条款一方若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该追偿权相关格式条款可能被认定无效。
另外,对于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追偿权约定通常也是无效的。并且,约定的追偿权范围应当合理,若明显超出合理预期与公平原则,可能不被法律支持。总之,追偿权约定要在法律框架内,遵循合法、公平、合理原则。
在探讨追偿权可以约定吗这一问题时,我们知道了追偿权在一定情况下是能够约定的。进一步拓展来看,当约定了追偿权后,其具体的行使范围该如何界定呢?不同的约定情形可能会导致追偿范围存在很大差异。而且,若在约定追偿权后出现争议,诉讼时效又该如何计算?这些都是与追偿权约定紧密相关的问题。倘若你对追偿权约定后的行使范围、诉讼时效等方面还有诸多疑问,不用烦恼,赶紧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法律人士将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