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款合同逾期能否起诉
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设定为三年,起算点是权利人获悉或者应当获知其权益遭受侵害以及负有义务者身份之日。关于借款合同逾期的情况,若债权人已知晓或应当知道债务人未能按时履行还款义务的确切日期,则诉讼时效期间即以此日期作为起点进行核算。
然而,若债权人在获取上述日期三年内未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将依法对其提供保护。需要注意的是,若逾期超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债权人可能会失去胜诉权,人民法院将不再对其提供保护,除非存在特殊情形,人民法院可依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是否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因此,对于借款合同逾期的情况,债权人应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及时提起诉讼。
如若逾期超过三年诉讼时效期间,除非存在特殊情形,否则债权人可能无法通过司法途径追偿欠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借款合同逾期利息怎么计算
关于借贷双方针对逾期利率所达成的约定,应严格遵循该协议内容,但同时必须确保所设定的利率不超出合同生效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上限。
若未对逾期利率进行明确规定,则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处置:
1、若未在借款期限以及逾期利率上做出任何明确约定,则借款人将自逾期还款日起,依照当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标准,来支付相应利息作为逾期还款违约责任的补偿;
2、如果在借款期限利率上做了约定,却忽略了逾期利率这一点,那么借款人自逾期还款日起,需按照借款期限内的利率水平,向出借人支付现金在占用期间产生的利息费用。
然而,无论何种情形,相关借款利率都不可超过合同生效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
否则,便可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判定该行为为高息贷款行为。
所谓高息贷款,即是指某项借款的利率水平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利率限制。
由于高息贷款存在违反国家法律等诸多风险因素,因此法律坚决反对这种行为,并且特意公告所有此类高息贷款交易均不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三、借款合同逾期被起诉怎么办
涉及到贷款合同逾期并可能引发诉讼所面临的状况时,您需保持镇静坦然。在接到法院寄达的起诉状副本之后,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反驳答辩,同时确保在法定期限内递交一份详尽的书面回函。在仔细查看对方的申诉因素以及提供的证据后,要探究其中是否存在
法律规定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益受侵害之日或应知之日起计算。借款合同逾期,债权人知悉债务人违约日起算诉讼时效。逾期三年未起诉,法院不再保护。特殊情形可申请延长。债权人应及时起诉,避免丧失胜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