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担保人如何起诉借款人拒执罪
作为担保人为实现债务追索之权益,若需采取诉讼手段追究借款人的拒不履行义务之罪责,首要条件为证明借款人确实存在具备执行能力但蓄意拒绝执行已生效法律文书所规定义务的行为。在此过程中,担保人须积极搜集各类相关证据,例如借款人明知自身拥有财产却故意隐匿、转移、恶意损毁或无偿转让财产等导致判决、裁定无法得到有效执行的证据。在正式启动诉讼程序之前,担保人必须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刑事自诉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作为担保人追索债务,若需诉讼追究借款人拒不履行义务,需证明借款人具备执行能力但蓄意拒绝执行。担保人应搜集证据,如借款人故意隐匿、转移、损毁或无偿转让财产导致判决无法执行。启动诉讼前,需向管辖法院提交刑事自诉申请。
二、担保人如何去免责
针对担保人可以享有免责权利的情况,如下做出解读:
首先是担保合同因存在违法条款而被判定为无效;
其次是保证人在处于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境之下提供了保证;
接着考虑到主合同内容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保证义务产生变化的情况;
另外就是在保证合同尚未构成有效法律约束力的情况下进行的;
同时也包括了主合同当事人双方或联手与第三方进行行动,但这些行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
再者就是超过保证期限所引发的保证责任问题;
最后就是当债务或担保超过了法定的诉讼时效之后,保证人将不再承担相应的保证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担保人如何向债务人追讨欠款
作为担保人,完成担保义务之后,向债务方索回所拖欠款项的主要途径有如下几种:首先,可以尝试与债务方展开和解协商,清晰无误地以书面形式告知其您已积极承
作为担保人追索债务,若需诉讼追究借款人拒不履行义务,需证明借款人具备执行能力但蓄意拒绝执行。担保人应搜集证据,如借款人故意隐匿、转移、损毁或无偿转让财产导致判决无法执行。启动诉讼前,需向管辖法院提交刑事自诉申请。